新闻详情

安徽污水处理常见问题-安徽清微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2021-08-30 10:40
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白



产生原因

①缺少营养,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菌胶团生长不良;

②PH值高或过低,引起丝状菌大量生长,污泥松散,体积偏大。



解决办法


①按营养配比调整进水负荷,氨氮滴加量,保持数日污泥颜色可以恢复;

②调整进水pH值,保持曝气池pH值在6~8之间,长期保持PH值范围才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污泥发黑




产生原因


①曝气池溶解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Fe作用生成FeS



解决办法


①增加供氧量或加大回流污泥,只要提高曝气池溶解氧,10多小时左右污泥将逐渐恢复正常。




化验过程中污泥过滤困难或出水色度升高




产生原因

①缺乏营养或水温过低,污泥生长不良,大量污泥解絮。



解决办法


②增加负荷均衡营养,提高水温,改善污泥生长环境。




曝气池内产生大量气泡




产生原因


①进水负荷过高,冲击负荷较大,造成部分污泥分解并附着于气泡上使气泡发粘不易碎,因此水面积存大量气泡。



解决办法


①减少进水,稍微加大回流污泥量,稳定一段时间后气泡减少系统逐渐正常。



曝气池产生茶色或灰色泡沫




产生原因


①污泥老化,泥龄过高,解絮后的污泥附于泡沫上。



解决办法


①增加排泥,逐渐更新系统中的新生污泥,污泥的更新过程需要持续几天时间,期间要控制好运行环境,保证新生污泥有较强的活性(保证溶解氧在1.0~3.0内的稳定水平,营养物质比例要均衡,适当投加营养盐)。




沉淀池有大块黑色污泥上浮




产生原因


①沉淀池有死角,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污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

②回流比过小,污泥回流不及时使之厌氧。



解决办法


①若沉淀池有死角,可以保持系统处于较高的溶解氧状态问题可以得到缓解,根本解决需要对死角进行构造上的改造才能实现;

②加大回流比,防止污泥在沉淀池停留时间太长。




沉淀池泥面过高并且出水悬浮物升高




产生原因


①COD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影响污泥沉淀性能,沉降效果变差;

②COD过低,污泥缺乏营养,耐低营养细菌增多絮凝性能变差;

③污泥泥龄较长,系统中污泥浓度过高并且污泥结构松散不易沉降;

④水温过高使小分子有机物增多,菌胶团吸附过多有机物造成污泥解絮。



解决办法


①降低负荷减少进水COD总量,提高溶解氧使污泥性能逐渐恢复;

②增加进水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保持较高溶解氧状态一段时间抑制低营养细菌继续增加;

③加大剩余污泥排放量,将系统污泥浓度控制到合理范围内;

④降低曝气池中的水温,控制好溶解氧水平,一段时间后污泥可恢复正常。




污泥膨胀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有时污泥的沉降性能转差、比重减轻、体积增大,污泥在沉淀池沉降困难,严重时污泥外溢、流失,处理效果急剧下降,这种现象*是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系统*难解决的问题,至今仍未有较好的解决办法。

①下表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运行对策一览表:

序号

膨胀种类

现象

原因

解决对策

1

丝状菌膨胀

通过镜检发现大量丝状菌,其他种类偏少;

曝气池泥水不分离,出水悬浮物多;

曝气池颜色发黑,产生大量泡沫;

1,进水有机质少,F/M太低

加大进水量,提高进水有机负荷

2进水N、P等营养物质不足

适当调节营养比例

COD:N:P=200:5:1

3、pH值太低

调整PH值6~9

4、曝气池溶解氧太低< 0.8

减少进水量,加大排泥量以减少对氧的消耗;

或者投加化学药剂杀灭或抑制丝状菌的繁殖。

5、进水水温偏高 >35 oC,并影响到溶解氧的提高

增加水温调节设施(如喷淋冷却塔),或通过加强预曝气促进水气蒸发来降低温度

2

非丝状菌膨胀

污泥絮凝沉降性能差,泥水不分离

进水含有大量溶解性有机物,使污泥负荷F/M太高,而进水有缺乏足够的N、P或DO,污泥结水率高达400%以上,远大于****的正常水平

1、 控制进水稳定,通过投加N、P等营养物质氏营养均衡,提高曝气池溶解氧浓度。

2、 投加絮凝剂助凝(聚铝、聚铁、或聚丙烯酰胺)

污泥不絮凝,不沉降

进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导致污泥中毒,使细菌不能分泌出足够的粘性物质

通过实验分析,找出有毒源,增加预处理设施,把有毒物质去除掉。

②通过调整工艺运行措施控制污泥膨胀的方法

调整运行工艺控制措施,对工艺条件控制不当产生的污泥膨胀非常有效。




具体方法有


①在曝气池的进水口处投加粘土、消石灰、生污泥或消化污泥等,以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和密实性;

② 使进入曝气池的废水处于新鲜状态,如采取预曝气措施,使废水处于好氧状态;

③加强曝气强度,提高混合液DO浓度,防止混合液局部缺氧或厌氧;

④补充氮磷等营养盐,保持混合液中C、N、P等营养物质平衡;

⑤提高污泥回流比,降低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

⑥对废水进行预曝气吹脱酸气或加碱调节,以提高曝气池进水的pH值;

⑦ 发挥调节池的作用,保证曝气池的污泥负荷相对稳定;

⑧控制曝气池的进水温度;


在曝气池前增设生物选择器(永久性措施)。好氧生物选择器*是在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前进行再生性曝气,减少回流污泥中粘性物质的含量,使其中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阶段,提高菌胶团细菌摄取有机物的能力和与丝状微生物的竞争能力。为加强生物选择器的效果,可以在在曝气过程中投加足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提高污泥的活性。



调试步骤


①调试工作前的先决条件


调试前的先决条件包括全部机械设备和仪表在调试工作进行之前已经进行初步调试,并确认可投入使用;所有的构筑物和工艺管道均已经清理完毕;各构筑物均已经进行闭水试验,经过监理方和各方同意验收;各构筑物经过初期的清水试验,确认构筑物能满足设计要求。


②确定调试过程中需要培育的菌种


通过对以往污水处理的经验,活性污泥法主要菌种为细菌和有关的微生物,培育菌种的菌源采用活性污泥或者采用化粪池污泥,或者直接使用人类粪便污水作为菌源;此处采用人类粪便污水,通过车辆运输加入到接触池中作为菌源。加入的菌源要求不存在对微生物有害作用的重金属物质。

③初步向池内投加污水


首先向池中加入一定量的污水,加入的污水要求有适当的有机物浓度,它们是微生物的食源,如果营养不够,*要加入无机盐(氨盐,氮盐)补充营养。

④ 投加菌种污泥


在污水进入池内后加入含有菌种的人类粪便污水,边加入边曝气,观察污水的水质情况,直到污水中出现絮状物质,证明污泥有了活性,可以停止曝气,等待微生物的静态生长,然后加大污水的加入量。


⑤进一步加大污水的加入量


在上次加入污水量的基础上,加大污水的投加量,加入污水后进行曝气,重复上面的步骤。在进行调试的过程中,要求随时观察水质的变化情况,对出现的问题随时处理,否则将对微生物产生很大的影响。

⑥加大污水量达到设计要求


由于通过前期的培育,池中有了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将污水加至设计水位,重复上面的曝气步骤,直到达到想要的结果,查看池中水质分布情况和填料上膜的生长情况,针对性进行下部工作。

⑦驯化

在达到设计要求后,池中的微生物还不能达到立即进行连续处理的能力,要求进水维持一段时间的间歇运行,直到水中有了大量的微生物和挂膜已经达到一定厚度,完成菌种的驯化,才可以连续进水,连续曝气,不间断的运行。


分享到: